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待续。。。)
-
1)数据、信息
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1)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 信息是一种经过选摘、分析、综合的数据,它使用户可以更清楚地了角正在发生什么事。所以,数据是原材料,信息是产品,信息是数据的含义。(2)数据和信息是相对的 表现在一些数据对某些人来说是信息,而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则可能只是数据。例如,在运输管理中,运输单对司机来说是信息,这是因为司机可以从该运输单上知道什么时候要为什么客户运输什么物品。而对负责经营的管理者来说,运输单只是数据,因为从单张运输单中,他无法知道本月经营情况,他并不能掌握现有可用的司机、运输工具等。(3)信息是观念上的 因为信息是加工了的数据,所以采用什么模型(或公式)、多长的信息间隔时间来加工数据,以获得信息,是受人对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制约,由人确定的。因此,信息是揭示数据内在的含义,是观念上的。 -
- 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讯技术搭建网络,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的电子化及生产经营管理流程的程序化,达到提升企业全过程管理水平的目的。简而言之,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规范和优化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规范和优化意味着企业管理变革,信息技术意味着技术复杂性。管理变革需要决心、毅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技术复杂性需要寻找合适的技术专家予以支持。由于信息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信息化需要分阶段建设,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实施步骤。
2. 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因此,信息化需要分阶段建设。根据众多企业的信息化实践和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随着应用的逐步扩大和深入,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局部信息化阶段、业务流程信息化阶段、管理信息化阶段、改进与创新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工作方法都有所不同。每个阶段带给企业的利益也不相同,如下图。
在局部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主要作用是使局部工作过程更加便捷,信息的储存、检索、编辑更加方便。它的主要受益者是操作层员工,当然也包括作为个人用户的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员工。
在以ERP为代表的业务流程信息化阶段,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把各业务过程(也包括一定程度的管理过程)连接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促使数据流动,使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用户面前保持一致;同时由于有了数据的一致性以及信息与实物、信息与资金的严格对应关系,使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可以通过信息的管理和优化,实现对企业实际资源运行过程的优化。这个阶段,信息化带给企业的是全局性利益,为员工个人带来的直接价值不一定大。
业务流程信息化阶段是复杂的,艰巨的。大规模系统的实施和运行需要人与系统的适应和磨合,熟练驾驭ERP这样的复杂系统,进而使用它来优化企业资源,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但是,这一阶段的成效也是巨大的。这一阶段信息化完成后,企业将实现作业过程数字化、业务流程规范化、业务信息共享化、部门协作高效化,并为企业高层的经营分析、决策支持积累了基础数据,为企业下一步的战略性优化准备了基础。
管理信息化阶段以绩效考核系统为代表。构建在包含大量数据和信息的ERP系统之上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系统,积累了实时、大量的业务数据,为战略管理、计划、预算、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这一阶段,基于实时、详实的业务数据,借助绩效考核、BI、预算管理等信息系统,管理层和决策层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业务的变化,体会到管理措施对业务过程的影响,具备了对业务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可能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对企业的管控能力。
完成了大规模业务流程信息化,建立了完备的管理信息化系统之后,企业具备了强大的业务能力、高效的管理能力。成功达到这一步的企业,此时必然会考虑业务创新、规模扩张等战略性决策。因此,信息化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不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如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电子商务等;扩张企业规模——如管理平台输出等。
3.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性
待续 。。。
- 企业信息化概述
-
-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性
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支持企业业务和管理过程的改变,进而带来企业能力和绩效的提升。如果企业进行了信息化工作,但没有对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带来改变,那这种信息化就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理清作业岗位、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选择正确的信息技术,改进作业方法,提高流程效率,提升企业绩效。为此,我们认为,信息化过程需要经历四个步骤:分析、定标、确定IT工具、实施改进。
分析: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最新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从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企业,理出企业运行的脉络。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1)梳理企业的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2)对每一业务活动,理清该业务活动包括的业务环节(岗位)。
企业常见的业务活动包括,产品策划、产品研发、营销、销售、订单管理、采购、库存、生产、客户服务等。常见的管理活动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等。每一个活动包括若干环节(岗位),例如销售活动,包括的环节有,潜在客户管理、销售过程知识管理、销售前景预测、销售线索评估、制定线索推进计划、执行推进计划、线索监控与评估、业务机会评估、分析竞争关系、制定销售战术、采取销售行动、业务机会分析与报告、销售人员管理、合作伙伴管理等。
又如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的管理活动有,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职业生涯,骨干接续,领导力提升等,其中薪酬管理活动包括的环节有,薪酬市场竞争力比较、职位评价、确定薪酬结构和工资曲线、薪资体系微调、薪酬核算与发放等。
定标:前一步骤梳理了企业的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及包含的环节(岗位),定标步骤要细化各个活动和环节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绩效指标等,确定企业未来的标杆和改进目标。
例如销售活动中的“制定销售战术”环节,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示例如下图。更详细的示例参看附录“3.1.销售活动及其环节梳理”。这一步骤,还需要确定流程及环节的绩效指标。根据平衡计分法等方法,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到各个部门目标,部门目标再落实到各个流程及岗位的考核指标。例如,销售管理活动的层级目标、指标分解示例参看附录“3.2.销售管理目标及指标分解”。
主要工作内容
1)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销售战术。
2)针对客户的关键决策人和影响人,制定客户关系策略。
关键成功因素
客户关键决策人和决策影响人的心态和价值取向是制定销售战术的基础。
最佳实践
TAS – 目标客户销售(基于机会的方法)
制定销售战术:由竞争关系和客户关系决定战术定位——攻或守;通过商机评估确定攻守策略——迂回、化整为零的游击还是正面进攻;通过经总结的、专家式的启发过程引导销售人员制定合理的销售战术。
客户关系策略:针对客户关键联系人制定客户关系策略,以巩固、提升、改进客户关系;判断客户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和我方的关系策略,积极主动的将商机状态转向有利于我方销售的态势;判定采购评估流程中对供应商的决策依据或标准以及关键决策人的个人倾向。
确定IT工具:经过分析和定标步骤,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活动),流程包含的关键环节(岗位),每一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改进方向等都已经清楚。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IT技术和工具,支撑流程和岗位工作的改进。信息化的实践已经证明,企业改进作业质量、提高流程效率、提升经营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是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呢?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从四个层面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四个层面是部门级、业务级、企业级、行业级。四个层面对应着信息化的四个阶段,即局部信息化、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创新。在部门级,强大的计算能力将某些岗位及部门的工作自动化,从而大幅提高岗位及部门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典型案例是会计电算化。
在业务级,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带来的数据共享和自动信息流,实现了部门间业务集成和高效协作。例如客户信息共享提高了售后服务部门的客户满意度,增加了销售部门的商机。又如,典型的ERP系统中,信息系统自动将销售订单分解成采购订单和生产作业单,提高了各部门间作业的正确性和协调性。如果将信息流比作流水线,企业各岗位各部门就好比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信息流到了,相应岗位开始相应工作,完成后信息流继续流向下一环节。各部门各岗位踏着信息流的节拍,信息流自动协调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实现部门间高效协同工作。
在企业级,内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数学模型、数据分析方法等,对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定量分析,为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在行业级,信息技术创新行业经营模式。如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网络化沟通,形成“虚拟化企业”,实现协同商务、协同工作方式。
实施改进:把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寻找出的标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制定改进措施,通过应用信息系统来帮助实现改变的过程。
-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性